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对宪法的性质、地位、权威、实施、宣传教育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20年12月4日是第7个“国家宪法日”,一起重温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
宪法的性质、地位
确认和巩固国家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
实践证明,通过宪法法律确认和巩固国家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并运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保障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稳定性。
——2020年2月5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根本法、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我国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具有显著优势、坚实基础、强大生命力。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2018年2月24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我们党首先要带头尊崇和执行宪法,把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2018年2月24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国家意志的最高表现形式
宪法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愿望,是国家意志的最高表现形式。“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可以说,宪法是国家布最大的公信于天下。
——2018年1月19日,在十九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2020年11月中旬,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某建设工地发生违法发掘古墓葬案件。该案严重违反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考古工作规程,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12月3日,国家文物局约谈淄博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
送仙桥社区开展宪法普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2020-12-01|来源 活动总结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法治文化融入到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之中,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1...
据教育部网站11月30日消息,日前,教育部推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不仅有经过两个教学周期检验的新认定课程,而且还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展大规模在线教学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原20...
据新华社11月28日消息,记者从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获悉,该院27日对北京成玉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何波等7人涉嫌恶势力犯罪集团系列案作出一审判决,以贪污罪、行贿罪、敲诈勒索罪、...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11月26日通报,11月2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1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2例(上海5例,广东4例,江苏1例,福建1例,四...
国家统计局网站9月15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其中,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71亿元,同比增长0.5%,为今年以来首次正增长。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0158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11月16日通报,11月1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8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四川3例,广东2例,山西1例,江苏1例,陕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9月24日发布,9月2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7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辽宁2例,上海2例,江苏1例,广西1例,陕西1例...